13917766904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劳动保护

普陀区司法局努力提升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实效

2016年3月30日  上海著名劳动律师   http://www.zmldshls.com/
今年以来,普陀区司法局立足“抓基础、显内涵、破难题、树品牌”的工作思路,着力以“规范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机制化管理”为抓手,积极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提升全区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实效。一、着力推进规范化管理,夯实基础、落实保障(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普陀区2011—2012年度建设和规范社区矫正宣告室方案》,以桃浦镇为示范,在各街镇推广建立社区矫正宣告室,力争年底实现9个街镇社区矫正宣告室全覆盖;探索开展执法公开化工作,在宣告场所每月公布社区矫正开始和期满宣告时间表,在公益劳动场所外每月张贴对象劳动完成情况,推进执法公开,接受社区居民监督。(二)确保社工履职。按照社工与社区服刑人员1:50、与刑释解教人员1:100的比例,足额配备社工;选调经验丰富的社工组成巡查督导组,发挥“同工督导”的优势,为一线社工提供业务帮助、项目指导和心理支持;在石泉街道社工点开展社工“回归本位”工作试点,以社会化、专业化为立足点,改善社工点工作环境,促进社工更好地协助司法所开展矫正帮扶和安置帮教工作。(三)建立经费保障。根据《普陀区加强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与区财政局沟通协商,确定了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财政经费保障制度,为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着力推进项目化管理,科学实施、提升实效(一)分片开展心理矫正项目。综合各街镇对象分布、以往工作基础、资源优势等因素,将全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片区。东部片区突出创业支撑,建立“乐创工作室”,为有创业意愿和具备创业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创业辅导,拓展创业渠道;中部片区突出家庭支撑,建立“温馨家园”,开通亲情热线,开展亲情互动活动,为服刑在教和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成长辅助服务;西部片区突出法律支撑,打造“与法同行、点亮心灯”专题集中教育,对暴力类青少年矫正对象开展图书漂流、法律讲堂和暑期兴趣辅导,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在刑意识。(二)探索实施分类帮教项目。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和动态信息,开展科学评估,以需求为导向,确立过渡调适型、就业谋生型、家庭支持型、矛盾化解型等四种分类帮教模式,并以安置帮教开始后1个月和期满前1个月为节点,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阶段的帮教工作。目前,已在刑释解教人员较多、类型构成较全面的宜川社区试点开展过渡调适型、就业谋生型、家庭支持型分类帮教。同时,集中探索矛盾化解型分类帮教,收集各街镇反映突出的疑难个案,借助人民调解、律师等力量予以重点化解,展开实质性化解工作。(三)抓紧抓实安置扶助项目。一是抓“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建设,指导各司法所对街镇安置(就业)基地进行重新梳理、重新签约,对未发挥实质安置作用的基地进行清理,同时规范并新建区级安置(就业)基地,为有就业意愿的对象提供更好的安置保障;二是抓就业救助,积极协调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援助、职业培训、自主创业、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政策;三是抓集体户口管理,积极配合区公安分局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集体户口撤销和转入派出所“公共户”的相关工作;四是抓住房安置,总结以往化解疑难个案的做法,完善对象稳控帮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由区维稳办、动迁公司、所在街镇及对象本人“各出一点”的住房安置个案化解对策。三、着力推进机制化管理,保持长效、实现常态(一)健全工作网络。完善“6+X”工作网络,做到“基本情况清、突出矛盾清、言行动态清、对策措施清、责任人员清”;对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严格按照实际居住地为主、户籍地为辅的原则落实监管矫正;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则采取“双列管、两头包”的管理措施;对下落不明人员,充分依靠公安、对象家属、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进行寻查。(二)加强信息衔接。加强各司法所对市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的应用指导,落实市、区、街镇三级联网,强化同监所的数据衔接;指导各司法所通过网络掌握辖区内服刑在教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组织专职干部、社工和志愿者走访公安派出所、居委会,逐一了解对象情况,确保“情况明、底数清”,上传数据及时、准确、真实;梳理即将刑释解教的对象,通过“所对所、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对高风险对象实行“必访”、“必接”,从源头防止脱漏管。(三)完善应急预案。为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制定针对性工作预案,并根据重要节点维稳工作要求,调整对象周报到、与对象接触频率等稳控措施;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明确管辖地司法所负责,执行“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两小时内上报”的工作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